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贵州印江: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助农增收|天天讯息

日期:2023-04-24 15:26:53 来源:多彩贵州网

(任光勇 赵超超) 农村要富裕,产业要先行。近年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探索推进“肉牛协会+公司+农户”“村集体+大户”模式,积极发展规模养殖户,切实抓好肉牛产业发展,全面提升肉牛产业数量、质量、效益,推动全县肉牛产业发展跨入新台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日前,记者走进杨柳镇杨家寨村众富养殖场,养殖大户涂大军的牛场内,工人们分工合作,有的割草、有的打扫圈舍、有的投喂饲草,忙而有序。


(资料图)

“目前我们牛场存栏肉牛有130头,场内有4个长期工人,工资是3000块钱一个月。场外种草的20个工人,他们是按100元一天计算。”众富养殖场养殖大户涂大军介绍。

近年来,杨柳镇采取“镇建牛超市、村有示范区、户均两头牛”的发展思路,整合涉农资金、东西部协作帮扶等资金,创新养殖模式,推动肉牛养殖产业向纵深发展。

“我镇整合肉牛养殖资金600余万元,采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培育肉牛养殖户503户,全镇目前肉牛存栏3800余头,长期带动1073人就近务工,实现了持续稳定增收。”杨柳镇党委副书记田标说。

在杉树镇大寨村肉牛养殖场,工人吴红凤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切草、打扫、饲养,她干得井井有条,圈舍里干干净净,在她的精心照管下,一头头牛干净、健壮。

“我在这里上班两年多了,一个月工资有4500元,能够有这份收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我很知足了。在这里务工又近还照顾家庭,真得很好。”杉树镇大寨村肉牛养殖场工人吴红凤说。

杉树镇通过大力发展肉牛养殖,采取‘组团代养’“合作社+大户”等方式,推进肉牛养殖发展,通过强村带弱村,合作社带农户,大户带小户的“三带”模式,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实行抱团发展,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

“近年来,我镇围绕乡村振兴,立足本镇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截至目前,全镇共有肉牛养殖场5家,培育家庭农场29家。带动全镇600余人就业。”杉树镇党委委员提名副镇长张明江介绍说。

近年来,印江坚持生态优先,精心谋划生态畜牧产业布局,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发展模式、强化技术指导、聚焦政策扶持等方式,将畜牧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措施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畜牧养殖形式,促进畜牧产业高效、生态、绿色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我县通过深入推进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推进‘肉牛协会+公司+农户’‘村集体+大户’等模式,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全县肉牛产业得到了强势推进。截至目前,全县牧草种植超3万亩,肉牛存栏8.01万头,其中新增肉牛存栏达1万头,累计出栏4.02万头,综合产值达8亿元。”印江农业农村局饲草饲料工作站站长代方强说。

标签: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

市场